新闻动态

(十四)6分钟看完——缠论中的结合律「有点难,多看两遍」

结合律是个很玄的东西,就像空气一样,很重要,但却看不见也摸不着。

在缠论中,多根K线结合变成了笔,多个笔结合变成了线段,多个线段结合变成了走势。

多个走势结合变成了更大级别的走势。

缠论的分析,就像1+1一样,有着客观的答案,在哪里都是等于2。

如果没有结合律,就会出现千人千“浪”,所以结合律是保证缠论分析贴近唯一性的基础。

在缠论里,有的人喜欢用小级别K线分析做超短线交易,有的喜欢用大级别K线分析做波段,也有人说这叫千人千缠,其实只是级别不同而已。

那结合律到底是什么呢?先看个公式:a+b+c=(a+b)+c=a+(b+c)

但a+b+c不等于(a+c)+b。为啥?因为这里的a,b,c不是数学上的未知数,而是缠论里的笔、线段和走势。b既可以和a组合,也可以和c组合。

为什么一笔至少要5根K线?

如果我问:“这个K线组合是什么分型?”肯定会有人说是底分型。

也有人说是顶分型。

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做出不同的定义。这就会出现分歧,千人千“浪”的现象也就由此产生。想要客观且答案唯一,就要满足结合律。

一笔中最少要有一个完整的顶分型、一个完整的底分型和一根既不属于顶分型又不属于底分型的K线。

这就是一笔为什么至少要5根K线组成。通过这个例子,大家也会对结合律有所了解。

结合的组件要独立,任何组件都不能重复使用。必须按照顺序结合,不能跳过中间结构。

在缠论中,结合律的体现不只是笔,更重要的是正确地划分走势,比如下面这个走势,该如何划分?

目前走的是一个新走势吗?

还是一个中枢的扩张?

这取决于接下来会怎么走。如果中枢走完继续上涨,就要合并了。因为相当于原走势没有结束,走势生长了。

如果中枢走完向下走了,则意味着目前的走势是新走势的一部分,所以就不能合并。

怎么看中枢走完是向上还是向下呢?

之前说过确定中枢结束就是看回落或反弹有没有回到中枢内,也就是我们上一章说的第三类买卖点。出现第三类买卖点就确认了走势,这也正是第三类买卖点的一个重要作用。

这个例子也体现了结合律的特征:

可以结合的走势一定要相对独立。走势必须要完整。

3.可以合并的走势必须是一整个走势的合并,不可能是两个走势的局部合并。

再举个例子。比如你遇到了下面的股票:

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会以为这个走势结束了,接下来会进行新的走势了。

但走着走着感觉不对。价格又回到中枢内震荡了,此时这个走势就是中枢生长了,那也意味着下跌还没有结束。

怎么办呢?一个字:等。等走势清晰后再判断是买还是观望。而走势的清晰取决于第三类买卖点的出现。

如果出现了三买,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新的走势出现了,就可以买入了。

如果出现了三卖,那就说明是当前走势的生长,下跌走势还没走完,我们就要继续观望。

通过上面的内容,相信你应该已经理解了我为什么说结合律就像空气一样,简单但很重要。运用结合律可以精准地画出走势,不会出现千人千缠的现象。这也更加说明了第三类买卖点的重要性。



下一篇:没有了